Html模租化設定-機器人頁面引入
Html模租化設定-menu頁面引入
Html模租化設定-左側MENU區塊頁面引入
ESG 盡責治理

盡責治理

|  3.1 治理實務  |  3.2 風險管理  |  3.3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  3.4 誠信經營  |  3.5 營運績效  |  3.6 創新研發  |  3.7 客戶服務  |  3.8 供應鏈管理  |


良好的公司治理應確保董事會與管理階層以符合公司及全體股東最大利益的方式達成營運目標,並提供有效的監督機制,激勵企業善用資源、提升效率與競爭力,促進股東及社會福祉。
榮昌科技依證券交易法及相關規範,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與架構,並依據「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制定「公司治理實務守則」,經董事會通過後,揭露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司網站。董事會依法令、公司章程及股東會決議行使職權,指導公司策略、監督管理階層,並對公司及股東負責。為強化公司治理,董事選任採候選人提名制度,並於「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及「董事選任程序」中明定董事會成員組成應符合多元化方針,包括基本條件、價值觀及專業知識技能等遴選標準。現任董事成員均具備產業專業知識、營運判斷、經營管理、財務會計、危機處理及國際市場觀等多元能力。
此外,本公司董事及員工除遵循證券交易法外,亦嚴格遵守「防範內線交易管理辦法」、「公司治理實務守則」、「誠信經營守則」及「道德行為準則」等內部規範。每年至少一次對董事、經理人及員工進行「防範內線交易管理辦法」及相關法令的教育宣導,新任董事及經理人則於上任後2日內完成相關法令宣導。



公司治理
實務守則
誠信經營守則 道德行為準則 防範內線交易
管理辦法


2024年度公司治理成果

  • 董事會及功能性委員會績效評估,評估結果為「佳~優良」等級。
  • 公司治理主管進修總時數為9小時。
    (*註: 原公司治理主管於2024年9月10離職,2024.11.06董事會通過追認由營運副總兼任公司治理主管)
  • 董事進修總時數56小時,符合主管機關規範之董事年度進修時數。
  • 已達成董事會組成多元化。
    • 獨立董事席次占比33.3%,符合法定比例。
    • 兼任公司經理人之董事不逾董事席次三分之一。
    • 獨立董事任期皆未逾三屆。
    • 女性董事比例為55.6%,優於法規。
  • 2024/11/20 已完成向董事、經理人等進行內部人股權交易相關規範宣導。


3.1 治理實務

股東會由全體股東組成,為公司最高決策機構,負責審議重大事項;董事會則為最高治理機構,負責制定經營政策、檢視財務績效,並確保公司營運符合法令規範。為強化公司治理與競爭力,董事會下設薪酬委員會與審計委員會:
1.薪酬委員會:協助董事會管理薪酬政策、制度及結構,確保獎勵計畫之公平性與誠信。
2.審計委員會:監督財務報表之允當表達、簽證會計師之選(解)任及獨立性、內部控制之有效性、法規遵循及風險管控。



3.1.1 董事會

董事會為榮昌科技最高治理單位,依政府法令及股東會決議行使職權,負責監督公司營運、管理階層政策執行成效,確保資訊透明度與法令遵循,並以永續經營為原則,為公司及股東創造最大利益。為強化職能,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及薪資報酬委員會,完善分工與運作效率。



董事會遴選

本公司依公司章程第13條規定,設董事7至9人,任期三年,得連選連任,其中獨立董事不少於3人,且不低於董事席次五分之一。董事(含獨立董事)選任採候選人提名制度,依「董事選舉辦法」及「公司治理守則」,由股東會自候選人名單中選任。全體董事持股總數須符合證券主管機關規定,選舉採單記名累積投票法,流程如下: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董事會成員組成及專業知識與技能

本公司董事會成員之提名與遴選依公司章程、董事選舉辦法及營運需求,延攬具產業、財務等多元背景之人才,確保成員多元性與獨立性。本公司重視性別平等,女性董事席次目標為總席次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目前董事會設九席,含三席獨立董事,其中女性成員五名,已達成目標。董事會負責指導與監督公司運作,決議經營方針、重要事項及經理人任免,以強化公司治理與永續成長。


依「公司治理實務守則」第20條,董事會多元化方針包括以下兩大面向:
1. 基本條件與價值:性別、年齡、國籍及文化等。
2. 專業知識與技能:法律、會計、產業、財務、行銷或科技等專業背景與經歷。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董事會運作、利益迴避及進修情形


>> 董事會運作情形:

榮昌科技董事任期三年,依法每季至少召開一次董事會,審議營運計畫、經營績效、財務業務風險與機會,並討論ESG策略議題及重大事件(如經濟、環境與社會衝擊),追蹤後續處理進度。2024年度共召開6次董事會,董事平均出席率達96%,議案涵蓋營運計畫、財務報告、溫室氣體管理、資通安全、智慧財產及誠信經營等議題,未接獲重大申訴事件。
為強化董事專業能力,本公司積極安排董事進修相關課程,2024年度全體董事進修總時數達56小時,確保永續發展策略之擬定與執行符合公司績效目標,並提升董事管理效能。



2024年董事會董事出席情形:



年度 姓名 應出席
次數(A)
實際出席
次數(B)
實際出(列)席率(%)
【B/A】
董事長 陳家榮 6 6 100%
董事 洪健文 6 6 100%
董事 詮欣(股)公司
代表人:吳佳倪
6 6 100%
董事 高倩琪 6 5 83.33%
董事 王幸琪 6 6 100%
董事 陳依琳 6 6 100%
獨立董事 林孟彥 6 5 83.33%
獨立董事 謝立文 6 6 100%
獨立董事 李孟燕 6 6 100%

註:董事以視訊方式參與視同出席,委託出席則不計入。



>> 董事及獨立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

董事及獨立董事嚴格落實利益迴避原則。凡議案與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除於會議中說明利害關係外,討論及表決時均須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決權。



2024年度執行情形如下:


董事會日期 董事姓名 議案內容 應利益迴避原因
以及參與表決情形
2024/12/18 陳家榮
洪健文
王幸琪
擬通過本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及經理人2024年年終獎金報酬案。 除陳家榮董事長、洪健文董事及王幸琪董事因利害關係迴避外,經代理主席徵詢其餘全體出席董事舉手表決,全數贊成無異議照案通過。
洪健文
王幸琪
本公司總經理及經理人現行薪酬標準與結構,擬於2025年度繼續沿用,提請審議。 除洪健文董事及王幸琪董事因利害關係迴避外,經代理主席徵詢其餘全體出席董事舉手表決,全數贊成無異議照案通過。


>>董事進修情形:

2024年度董事進修課程聚焦於法令遵循及治理實務等公司治理議題。未來將擴充至ESG全方位課程,涵蓋國內外ESG趨勢、氣候變遷風險管理、淨零碳排與碳管理、永續供應鏈管理等,以支持公司永續發展政策目標。



上課人員 日期 時數 主辦單位 課程名稱
陳家榮 2024.03.26 3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誠信經營守則及如何避免誤踩董監責任紅線
2024.05.17 3 董事會資安治理監督策略
洪健文 2024.10.08 3 櫃買中心 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科技與數位金融、加密資產及永續金融
吳佳倪 2024.06.25 3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台灣企業該如何布局,因應升級轉型的挑戰與機會(上)
2024.06.28 3 台灣企業該如何布局,因應升級轉型的挑戰與機會(下)
高倩琪 2024.09.03 3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企業創新成長全面啟動
2024.09.27 3 職場不法侵害的認識與防治
王幸琪 2024.03.26 3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誠信經營守則及如何避免誤踩董監責任紅線
2024.05.17 3 董事會資安治理監督策略
2024.05.24 3 企業非財務績效之價值與氣候相關揭露-全球趨勢和因應策略
陳依琳 2024.03.22 3 證基會 全人均衡理財-每一個人都做得到的理財方法
2024.04.17 3 新南向國家之經濟情勢與市場商機
2024.04.19 2 企業財務認知-行為財務與公司決策
林孟彥 2024.07.23 3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雲端世代之科技風險發展趨勢
2024.08.28 3 中華財經發展協會 數位行銷
李孟燕 2024.07.05 3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由公司治理評鑑指標看公司治理之最新脈絡
2024.08.09 3 綠電、憑證與永續發展─企業淨零之路
謝立文 2024.08.16 3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資料中心再進化:矽光子與人工智慧伺服器的發展趨勢
2024.08.23 3 勞動爭議防免及公司治理


為落實風險管理並提升專業人才出任董事意願,榮昌科技每年為董事及高階經理人投保責任保險。2024年度已向明台產險投保,金額為美金100萬元,保險期間為2024年6月25日至2025年6月25日,以降低執行業務風險,保障公司及投資人權益。



公司治理主管設置及進修情形

為強化董事職務支援,提升董事會效能,本公司董事會於2023年5月9日決議由會計經理邱韋翔擔任公司治理主管,其具備公開發行公司財務、會計等管理工作經驗逾3年,符合資格要求,其職權暨業務如下:

  • 依法辦理董事會及股東會之會議相關事宜
  • 製作董事會及股東會議事錄
  • 協助董事就任及持續進修
  • 提供董事執行業務所需之資料
  • 協助董事遵循法令


公司治理主管2024年度進修時數達9小時,進修資訊如下:



日期 主辦單位 課程名稱 進修時數
以及參與表決情形
2024.10.08 OTC 2024世界投資者週(WIW)聯合論壇 3
2024.10.23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202410富邦產險公司治理與ESG研討會 3
2024.11.05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如何畫出一張企業永續路徑圖 3

註:原公司治理主管邱韋翔經理因個人生涯規劃於2024年9月10日離職。
      2024年11月6日董事會通過追認王幸琪營運副總兼任公司治理主管案。



榮昌科技財務報表委由會計師事務所定期查核並簽證,各項法令要求的資訊公開均能正確及時完成,並由權責人員負責對外揭露。為落實誠信經營,公司已建立有效的會計及內部控制制度,針對高誠信風險的營業活動加強管理並定期檢討,內部稽核單位也定期查核並向董事會報告。未來,榮昌科技將持續強化董事會運作、提升資訊透明度,並於公司治理架構中逐步融入永續治理策略。



財務資訊


ESG 盡責環境


3.1.2 功能性委員會

董事會為強化職能、健全監督及管理機制,設置審計委員會及薪資報酬委員會等功能性委員會。各委員會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並對董事會負責,提出建議及議案供董事會討論。



審計委員會運作情形

榮昌科技於2016年6月6日股東會改選董事後設置審計委員會,取代監察人制度,並於2021年11月4日修訂「審計委員會組織規程」,協助董事會監督財務報表允當性、會計師選任及獨立性、內部控制有效性、法規遵循及風險管控,並將評估結果提交董事會討論。目前由3名獨立董事組成,其中1人為召集人,且至少1人具會計或財務專長,任期為2022年5月26日至2025年5月25日。2024年度共召開5次會議,委員平均出席率達93.3%。



職稱 姓名 應出席
次數(A)
實際出席
次數(B)
實際出席率(%)
(B/A)
獨立董事
(召集人)
林孟彥 5 5 100%
獨立董事 謝立文 5 5 100%
獨立董事 李孟燕 5 4 80%


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

榮昌科技為健全董事及經理人薪資報酬制度,於2011年8月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評估其經營績效與報酬之合理性,並由董事會通過「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委員會由3名獨立董事組成,均未兼任其他公開發行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成員。2024年度共召開2次會議,全體出席率達83.3%。



職稱 姓名 應出席
次數(A)
實際出席
次數(B)
實際出席率(%)
(B/A)
獨立董事
(召集人)
林孟彥 2 2 100%
獨立董事 謝立文 2 2 100%
獨立董事 李孟燕 2 1 50%


薪酬政策

薪資報酬委員會負責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及經理人之績效評估標準、年度及長期績效目標,以及薪資報酬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定期評估董事(含董事長)及經理人(含總經理、副總經理、協理及相當等級者)之績效達成情形並依評估結果訂定其個別薪資報酬。董事薪酬包括公司章程所提撥之董事酬勞;經理人薪酬則包含月薪、獎金及員工福利。



評估時應綜合考量以下原則:
  • 符合法令並吸引優秀人才。
  • 參考同業薪資水準,考量個人績效、職責、目標達成情形及公司財務狀況。
  • 針對短期績效酬勞比例及變動薪資支付時間,依行業特性及公司業務性質決定。


薪資報酬委員會恪守善良管理人義務,忠實履行職責,定期檢討並提交建議予董事會討論。本公司亦持續檢視員工薪酬市場競爭力,參與薪酬調查,制定調薪政策、獎金發放原則、紅利獎勳措施及關鍵人才留任方案,以吸引、激勵及留任優秀人才。



薪酬決定流程


ESG 盡責環境


ESG 盡責環境


3.1.3 董事會、董事及功能性委員會績效評估

本公司董事會首要職責為監督公司守法、財務透明及即時揭露重要訊息,並對財務業務做出客觀獨立判斷,選任時已符合法令要求。為健全監督功能,榮昌科技訂立各功能性委員會組織規程,明定職責範疇。為提升決策品質,董事會通過「董事會自我評鑑或同儕評鑑辦法」,每年以問卷自評方式評估董事會、個別董事及功能性委員會績效,並至少每三年由外部專業機構執行評估。



績效評估衡量項目包括:
  • 公司目標與任務之掌握
  • 董事職責認知
  • 對公司營運之參與程度
  • 內部關係經營與溝通
  • 董事專業及持續進修
  • 內部控制


2024年度評估範圍涵蓋整體董事會、個別董事及功能性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計委員會),採內部自評方式,每項考核項目(指標)評分標準為「優(5)、佳(4)、良好(3)、尚可(2)、待加強(1)」5種等級。



ESG 盡責環境


2024年度董事會績效考核自評結果:



ESG 盡責環境

考核面向 項目 平均分數 評估結果
A.對公司營運之參與程度 12 4.86 4.86
B.提升董事會決策品質 12 4.93
C.董事會組成與結構 7 4.92
D.董事的選任及持續進修 7 4.75
E.內部控制 7 4.86


2024年度董事成員績效考核自評結果:



ESG 盡責環境

考核面向 項目 平均分數 評估結果
A.公司目標與任務之掌握 3 4.70 4.86
B.董事職責認知 3 4.96
C.對公司營運之參與程度 8 4.78
D.內部關係經營與溝通 3 4.89
E.董事之專業及持續進修 3 4.89
F.內部控制 3 4.96


「董事會」及「董事成員」績效自評結果為「佳」以上,整體平均介於4.56~5.00間。其中,「董事之選任及持續進修」與「對公司營運之參與程度」得分相對較低。公司將加強經營團隊與董事間之互動與溝通,並安排專業進修課程,以提升董事對公司、經營團隊及產業現況之掌握,協助其做出專業且適當之決策判斷。



2024年度功能性委員會績效考核自評結果:

功能性委員會自我績效評估結果為「佳」以上,整體平均介於4.33~5.00間。其中,「功能性委員會職能認知」面向得分相對較低。公司將加強提供委員相關法規及課程資訊,透過持續學習提升委員履職能力,以利精進運作效能。



ESG 盡責環境

考核面向 項目 平均分數 評估結果
A.對公司營運之參與程度 4 4.92 4.92
B.提升董事會決策品質 7 4.76
C.董事會組成與結構 7 4.90
D.董事的選任及持續進修 3 5
E.內部控制 3 5


本次整體董事會、董事成員及功能性委員會內部績效評估結果介於「佳」至「優」之間,顯示運作完善,符合公司治理標準。



3.1.4 內部稽核


一、內部稽核目的

協助董事會及經理人檢查與覆核內部控制制度之缺失,衡量營運效果及效率,提供改進建議,確保內部控制制度持續有效實施,並作為檢討修正之依據。



二、內部稽核組織及運作

  • 稽核室隸屬董事會,稽核主管任免經審計委員會同意及董事會通過,並列席董事會報告稽核業務。
  • 稽核室配置適任專職人員及職務代理人,定期申報備查,並完成法定受訓時數以持續進修專業知識。
  • 每年依據風險擬訂次年度稽核計畫,提報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通過後執行,並視需要執行專案稽核,檢查各單位內控制度執行情形,作成稽核報告呈核並交付獨立董事查閱。
  • 覆核各單位及子公司之自行評估作業,確保執行品質,綜合評估結果呈總經理及董事長核閱,並報告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
  • 稽核單位負責稽核計畫擬訂與執行、內控自評作業、法定教育訓練及內稽內控制度推動與增修等任務。


三、內部稽核流程



ESG 盡責環境


四、內部稽核執行情形

稽核室每年針對內控制度主要營運循環(銷售及收款、採購及付款、生產、薪工、融資、固定資產、投資、研發循環及資通安全等)進行查核,範圍涵蓋各單位(業務處、資材處、研發處、製造處、品保部、總管理處、資訊單位)。
2024年稽核重點為風險評估結果及法定必要查核項目,執行主要營運循環之控制作業程序及法規遵循查核。年度共提出76篇稽核報告,改善建議事項2項,已通知各受查單位及時改善,並由稽核室持續追蹤改善進度。



ESG 盡責環境


2024年度稽核重點
  • 衍生性商品交易查核 (按月)
  • 資金貸與及背書保證查核 (按季)
  • 功能性委員會議事運作查核 (董事會/審委會/薪委會)
  • 財報編製及資通安全查核
  • 關係人交易及子公司監理查核
  • 銷售及收款循環查核
  • 採購及付款循環查核
  • 生產及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循環查核
  • 投資、融資循環查核
  • 研發循環查核
  • 處理異常情形追蹤改善及上級交辦事項
  • 辦理年度自行評估作業

註:各年度內部控制制度聲明書詳見公開資訊觀測站。



五、獨立董事與內部稽核主管及會計師之溝通情形

獨立董事與內部稽核主管之溝通情形 (包括財務、業務狀況之重大事項、方式及結果):

  • 依2024年度稽核計畫,每月執行查核並完成「稽核報告」,按時交付獨立董事查閱,並提供稽核結論及申報資料備查。
  • 針對獨立董事指示事項進行查核及跟催改善,並適時報告。
  • 追蹤稽核報告發現之內控缺失及異常事項,按季提交追蹤報告至改善完成。
  • 稽核主管每季出席審計委員會,與獨立董事溝通並向董事會報告稽核業務。
  • 2024年度獨立董事與內部稽核主管溝通情形摘要如下:


日期 溝通會議 溝通事項 溝通結果
2024/02/27 審計委員會
  • 2023年第四季、2024年第一季稽 核業務執行結果
  • 2023年度內部控制自行評估結果
本次會議無意見
提報董事會決議
2024/05/08 審計委員會
  • 2024年第二季稽核業務執行結果
  • 2023年異常事項改善情形
本次會議無意見
提報董事會決議
2024/05/08 審計委員會
  • 2024年第三季稽核業務執行結果
本次會議無意見
提報董事會決議
2024/11/06 審計委員會
  • 2024年第四季稽核業務執行結果
本次會議無意見
提報董事會決議
2024/12/18 審計委員會
  • 2025年度稽核計劃
  • 內控制度增修案
本次會議無意見
提報董事會決議


3.1.5 倫理誠信

榮昌科技以法令遵循為本,誠信為核心價值,制定「誠信經營守則」、「員工道德行為準則」及「檢舉非法與不道德或不誠信行為案件之處理辦法」,並透過年度教育訓練強化同仁誠信意識。管理階層以身作則,形塑誠信文化,總管理處為專責單位,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執行狀況。
官網已揭露相關規範供利害關係人查詢,若有違反之情事,可透過官網利害關係人專區 (auditor@grand-tek.com)或多元檢舉管道提出檢舉,檢舉案件由總管理處負責調查,成員有利害關係時主動迴避,並嚴守保密原則,保護檢舉人不受不當處置。
於商業活動與交易對象簽訂契約時,將誠信經營政策納入條款,如任一方涉及不誠信行為之情事,他方得無條件終止契約。
為深化倫理誠信,本公司於人員進用時要求簽署承諾書,定期辦理宣導課程,並由管理階層查核防範措施之有效性,每年向董事會報告執行成果。2024年度未接獲任何倫理誠信相關申訴事件。



檢舉非法與不道德
或不誠信行為案件之處理辦法

ESG 盡責環境


2024 年關於誠信教育訓練與宣導如下:


日期 課程主題
2024/5/9

新進人員教育訓練

  • 誠信經營守則及道德行為準則
  • 內線交易相關法令及案例


3.2 風險管理

榮昌科技董事會為風險管理最高治理單位,負責核定風險管理政策、程序與架構,並監督其有效運作。風險管理架構以各權責部門為核心,進行風險評鑑,依據風險發生機率及衝擊程度評估,針對高風險項目採取回應措施,確保公司永續經營。



>>風險管理流程


流程 運作
風險辨識 董事會及高階管理階層依據公司規模、產業特性、營運活動及永續面向,辨識風險來源及類別,規劃因應策略;各單位依業務職掌及短中長期目標進行風險辨識。
風險分析
與分級
考量現有環境資源,針對已辨識風險因子,分析其發生機率、嚴重度、持續時間及影響範圍,進行分級評估。
風險回應 判斷高風險項目,擬定風險策略目標;中低風險項目持續監控。
風險監督
與審查
各營運單位監控及審查業務風險,依據公司策略目標、內外部利害關係人觀點、風險胃納以及可用資源,擇定風險因應對策或落實減緩計畫。風險管理人員會同相關單位持續監控,確保風險可控,並適時回報高階管理層。


>>風險項目/權責部門/風險業務事項


風險項目 權責部門 風險業務事項
策略風險 董事長室 訂定公司未來營運政策。
營運及
市場風險
業務處
各有關部門
依據公司策略,執行產品之研發、生產與銷售,並致力於生產技術改善,提升品質及降低成本,以增加公司獲利。
財務與
流動性風險
財務部 利率、匯率之避險,銀行額度管理與關係維護等事項。
客戶信用風險 業務處 客戶信用額度建立與審查,應收帳款之管理及催收。
法律風險 管理部 審核合約、公司授權以及減少企業之法律風險,保障公司有形及無形資產。
環安衛風險 總管理處 針對工作環境可能造成的安全衛生危害與特定風險因子,以安衛政策為核心,落實安全衛生管理並提昇管理績效。


>>風險類別/風險說明/風險管理策略


風險類別 風險說明 風險管理策略
永續環境 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增加
  • ISO 14064 溫室氣體排放查證/確信。
  • 推動辦公室、廠區及公共區域節能管理,使用節能燈具及文件e化作業以減少能源的浪費與使用等措施。
廢棄物處理量增加 /
回收率降低
  • 從產品設計、製程優化以減少廢棄物,並依照法規要求進行廢棄物處理。
  • 宣導垃圾分類,提高回收率。
員工照顧 發生職災
  • 建立安全與衛生工作環境,預防意外事故的發生,保障員工安全。
  • 環境及設備定期安全檢查、員工定期健檢、定期災變演練確實遵循勞動法令及性別工作平等之規定。
公司治理 資安事件頻傳/
資安事件造成營運中斷
  • 定期檢測與演練:每年執行安全性檢測、資通安全健診及資安事件演練。
  • 強化危機意識與應變能力:提升同仁資安危機意識及資安人員應變能力,確保事前防範及第一時間偵測與阻絕擴散。
  • 資安政策宣導與人才培養:定期公告資安政策,並培養具資安證照之同仁。
  • 全員教育訓練:對全體同仁實施資訊安全教育訓練,強化資安防護能力。
地緣政治
  • 建立供應鏈多元化,提升風險預警機制。
  • 建置越南廠,降低地緣政治風險對營運的衝擊,確保業務持續性與競爭優勢。


3.3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因全球暖化及極端氣候影響加劇,榮昌科技為減緩氣候變遷對營運之衝擊,2024年由永續推行小組依據TCFD架構,透過「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四大面向推動低碳轉型與氣候調適,鑑別氣候風險與機會對財務之潛在影響及相應政策,並向董事會報告。
2024年為榮昌科技首次進行氣候相關財務揭露,2025年起永續報告書將逐步以量化取代質化內容,目標於2027年完成全數量化指標。自2025年起,ESG推行小組每年至少一次向董事會報告,由董事會監督氣候相關財務風險之執行與成果。



治理架構與權責

榮昌科技致力因應氣候變遷風險,並透過「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四大面向推動低碳轉型與氣候調適: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氣候風險管理流程


風險鑑別、評估及管理流程如下: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氣候變遷風險議題/財務(潛在)影響/因應措施


風險/機會 項目 氣候變遷風險議題 財務(潛在)影響 管理措施/因應措施
轉型風險 政策和
法規
溫室氣體排放價格提高
  • 增加營運成本
  • 增加運輸成本
  • 減少氣體排放
  • 以低碳目標做產品設計生產
  • 進行在地採購
技術 低碳技術投資
  • 投入低碳轉型技術的成本
  • 生產成本增加
  • 研發成本提高
  • 新技術產品市場拓展
  • 集中配合廠商下單/設計共用料件
  • 投入研發尋找更好的產品以及滿足市場需求
市場 客戶行為變化 客戶行為轉變,需投入更多資源以滿足客戶需求,導致維護成本顯著增加。
  • 招攬新技術人員投入市場
  • 考慮市場需求,進行轉型
  • 透過客戶滿意度,掌握客戶行為
  • 業務、RD 共同討論解決之道
  • 評估產品循環經濟之可行性
原物料成本上漲
  • 突然其來的成本改變
  • 收入組合和來源變化
  • 改用較低價相容之原物料
  • 庫存管理,必要時提前備料
  • 評估原物料循環利用之可行性
名譽 消費者偏好轉為低碳成品
  • 原商品/ 服務需求量下降
  • 原產能下降(供應鏈臨時中斷)
  • 新市場投入成本增加
  • 即時更進客戶的回饋
  • 開發過程選用減塑原物料
  • 採購循環資材
  • 將名譽損失降到最低
利害關係人的關注與負面回饋日益增加
  • 招募成本增加
  • 勞動力管理成本(如員工的招募和留任)
  • 營運(研發改善)成本增加
  • 積極宣傳公司正面形象
  • 品質做好把關


風險/機會 項目 氣候變遷風險議題 財務(潛在)影響 管理措施/因應措施
機會 資源效率 採用更高效率的運輸方式 降低營運成本
  • 在地採購策略
  • 設計輕量產品及包裝材料
  • 在地生產
  • 供應量優化集中配送共享運輸
使用更高效率的生產和配銷流程配銷流程式
  • 增加收入
  • 降低營運成本
  • 有利勞動力管理
  • 配合需求,招攬新技術人員
  • 集中生產並和客戶提前確認出貨時間表
  • 提高員工滿意度
能源來源 使用低碳能源
  • 營運成本可能上升(短期)或下降(長期)
  • 減少繳交高額能源使用費
  • 購買綠電
採用奬勵性政策
  • 節省投入成本
  • 增加營收
  • 定期針對政府政策進行深入研究,以研擬產品及服務的相關方案,並積極爭取相關獎勵。
使用新技術
  • 降低碳費繳交
  • 研發成本增加
  • 智慧化成本增加
  • 自動化和智能化。提高供應鏈透明度
  • 研發減少使用傳統燃料之生產物料需求
參與可再生能源項目並採用節能措施
  • 資本增加(如投資人看好低碳製造商)
  • 規劃、評估並佈局能源(多元)構想
  • 制定節能減碳目標
政策和
服務
開發和/或增加低碳商品與服務
  • 資本增加(拓展新商機收入增加)
  • 抵減碳費繳交
  • 研發創新綠色產品
  • 加強綠色供應鏈管理
低碳轉型技術成本增加
  • 營運成本增加(招募及開發經費)
  • 招募低碳轉型技術人員
  • 預先編列低碳轉型開發經費
市場 業務活動多元化
  • 營收增加
  • 新市場開發垂直整合提供附加價值
消費者偏好轉變
  • 營收增加
  • 研發成本增加
  • 因客戶需求調整產品規格
  • 研發與銷售部門共同研商
進入新市場
  • 營收增加
  • 做好市場調查及產品設計
  • 生產資源整合運用,提高生產效率
善用公部門獎勵辦法
  • 降低碳費繳交
  • 營收增加(生產成本降低)
  • 購買綠電
  • 更換耗能設備


3.4 誠信經營



重大主題 誠信經營 對公司的意義及影響 誠信經營是企業的基本道德責任,對公司經營及長期發展至關重要。不誠信行為會損害公司商譽,破壞員工道德、客戶與合作夥伴的信任,並可能引發不法行為,如行賄或關說,進而影響公司治理。這不僅會對投資者及消費者造成負面影響,還會削弱營運績效,損害整體經營環境。
政策/承諾 榮昌科技承諾嚴格遵守誠信經營政策,對任何形式的商業道德違規、貪腐及賄賂行為採取零容忍政策。禁止員工接受不當饋贈或進行內線交易,並確保公司業務不因個人利益衝突損害公司權益。我們尊重知識產權,並承諾不從事違反公平交易法及反托拉斯法的行為,所有經營績效及商業活動將依法透明公開。
目標 榮昌科技致力於建立全體員工的誠信文化,並視誠信經營為公司永續發展的基石。為確保董事、經理人、員工及供應商共同遵守誠信原則,本公司依主管機關規範,訂定並公告「誠信經營守則」、「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員工道德行為準則」及「檢舉非法與不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經董事會通過後施行。
績效成果
  • 新進同仁於新人教育訓練中接受誠信經營相關規範宣導
  • 公司依法每年至少一次向董事會報告「誠信經營」推動執行成效。
  • 2024年度年受理外部檢舉案件 0 件、員工檢舉案件 0 件,無涉及重大違反誠信經營
責任部門 總管理處。


法規遵循


  • 專責單位與執行機制:
    • 總管理處為誠信經營專責單位,負責「誠信經營守則」及「誠信經營作業程序及行為指南」之修訂、執行、解釋及監督,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執行成果。
    • 各單位依職掌執行誠信經營政策及防範方案,確保守則落實,適用對象包括董事、經理人、員工及具實質控制能力者。

  • 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
    • 設置審計委員會監督財務運作及內控制度,並通過「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及「董事會自我評鑑或同儕評鑑辦法」,強化董事會職能。
    • 設置公司治理主管,協助董事會運作並提供專業意見,持續提升公司治理評鑑及法遵意識。

  • 員工道德行為準則:
    • 訂定「員工道德行為準則」,要求董事、經理人及員工遵循職業道德標準,維護公司聲譽與法令遵循。
    • 內容涵蓋防止利益衝突、保密責任、公平交易、保護公司資產及遵循法令,並鼓勵舉報非法行為,違反者依規定懲處。
  • 法規遵循範圍:
    • 涵蓋防止貪腐、反騷擾/歧視、環境保護、財務揭露、智慧財產權保護、機密資訊保護及隱私權等。
    • 鼓勵員工透過申訴管道舉報不公平待遇(如性騷擾、職場霸凌),並禁止報復行為。
  • 風險評估與執行成果:
    • 2024年進行貪腐風險評估,鑑別潛在風險如不誠信行為、貪污舞弊及商業賄賂。
    • 當年度無重大違法事件、主管機關裁罰、內外部檢舉或內稽/內控缺失,亦無侵犯客戶隱私之投訴案件。


申訴/檢舉的管道


本公司制定「檢舉非法與不道德或不誠信行為案件之處理辦法」,員工可透過電話、信件或電子信箱檢舉違反誠信經營規定;外部人員可透過公司網站聯絡專區提問或建議。檢舉案件將保密處理,並指派專責人員調查。公司保障舉發人及參與調查者免受不公平報復或對待,利害關係人可透過官網利害關係人專區聯繫權責部門諮詢或反映意見。2024年未接獲任何違反誠信道德或貪腐相關舉報事件。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當年度事件
總數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的總數及性質 0
員工因貪腐事件而被解僱或受到紀律處分的事件總數 0
因貪腐違規行為與商業夥伴終止合約或未續約的事件總數 0
公司或公司員工貪腐行為的公開法律案件及結果 0


3.5 營運績效


榮昌科技以台灣為基地,憑藉完整產品系列及貼近客戶需求之製造優勢,積極佈局全球市場。儘管疫後亞洲市場受中國經濟衰退及全球景氣低迷影響,但全球5G市場快速發展、低軌道衛星佈局、Open RAN架構普及,以及網路通訊與遠距應用興起,成為榮昌科技強勁成長動能。



重大主題 營運績效 對公司的意義及影響
  • 良好營運績效提升獲利能力,吸引投資者關注,增強市場競爭力,鞏固產業地位。
  • 穩定績效提高員工士氣與生產力,促進內部正向循環,支持長期發展。
  • 績效不佳可能導致資金短缺、股價下跌及信用受損,影響供應商與合作夥伴信心,加劇經營壓力。
  • 持續低迷可能引發裁員或成本削減,損害員工士氣與企業形象,甚至面臨市場淘汰風險。企業需積極優化策略,確保穩定成長。
政策與承諾
  • 持續關注主要銷售地區法律及政策變動,及時修正經營策略以應對重大變化。
  • 董事會及功能性委員會選任具專業與決策能力之經理人,確保公司穩健成長。
  • 嚴格控管品質與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及獲利能力,強化客戶與供應商合作關係,並持續投資先進技術,提升高階產品研發能力。
  • 積極開發新市場與客戶,建立需求面、供應面及營運面之完整架構,塑造後疫情時代企業價值。
短期目標
    短期業務發展計畫:
  • 產學合作與設備升級:與學界合作升級天線量測暗室,縮短量測時間並提升5G毫米波測試量能,建立專業認證實驗室等級設備。
  • 價值主張提升:整合服務與製造價值,提供從產品設計到快速測試之獨有M.E.T.A.設計服務,打造「一站到底」專業平台。
  • 供應鏈優化:透過集團生產與供應據點,優化產品開發流程,靈活應對後疫情時代物流與原物料短缺的問題,確保客戶出貨需求。
  • 深耕美洲市場:透過當地研發銷售團隊,鎖定利基市場應用,並與長期客戶持續交流無線技術應用。
  • 拓展海外據點:擴大市場據點,近距離服務現有客戶,深化合作與推案深度。
  • 製程升級與自動化:配合政府智慧機械產業創新方案,強化製程轉型與供應鏈韌性,加速產線自動化。
中長期目標
    長期業務發展計畫:
  • 深耕關鍵市場:強化市場開發深度、客戶經驗及全球化運籌佈局,提升競爭力。
  • 提升員工價值認知:培養全體員工對公司整體價值創造的認知,支持未來全新商業模式的啟動與發展。
行動計畫
  • 聚焦車用及工業用IOT
  • 台灣系統類產品FATP測試組裝建置
  • 美國鐵路基建場域驗證
2024年度
績效成果
  • 榮昌科技2024年深耕美國基建及 IOT市場及台灣廠區擴產,並持續專注提昇產能及研發能量,2024年月營收相較2023年營收,自2024/4月開始 YoY 連續9個月正成長,續創佳績。
  • 2024年度車用及工業用IOT營收佔比突破50%。
  • 台灣系統類產品FATP已完成建置並持續擴充硬體/軟體/韌體專業已完成美國鐵路基建場域驗證及產品線持續擴充。
負責單位
    業務處。


>>榮昌科技核心產品聚焦應用


主要產品 主要產品 主要產品
高頻連接線/線束 天線設計/製造 次系統及最終段組裝
應用場景 應用場景 應用場景
  • 智能車用線束
  • 工業用智能線束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 4G/5G
  • WIFI6/WIFI6E/WIFI7
  • 智慧農業 /智慧停車
  • GPS/GNSS及UWB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 交通基建升級
  • 智慧電網
  • 自駕基礎建設網路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2024年重要進展事項


推動項目:聚焦車用及工業用IOT
進展成果:今年營收佔比突破50%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推動項目:台灣系統類產品FATP測試組裝建置
進展成果:已完成建置並持續擴充硬體/軟體/韌體專業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P.E.S.T.政治/經濟/社會/科技影響分析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註1:支付出資人款項定義包含給付所有股東的股利,加上支付貸款人的利息。
註2:支付政府款項定義包含組織依據國際、國內與當地標準支付的所有稅款及罰金。(稅款可包括營業稅、所得稅及財產稅。)



取自政府之財務補助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公司退休制度說明


本公司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員工退休制度。自2005年7月1日起實施確定提撥制,員工可選擇適用「勞動基準法」退休金制度並保留舊制年資。公司每月提撥不低於員工薪資6%之退休金,並委託精算師定期提供退休金報告,確保退休金餘額充足,保障同仁請領權益。截至2024年12月底:

  • 舊制退休金準備金累積金額:NT$ 35仟元
  • 2024年度新制退休金提撥金額:NT$ 3,629仟元


稅務方針、治理、管控與風險管理


榮昌科技以保守穩健為經營方針,遵循各營運據點稅務法令,致力資訊透明化及永續發展。


>>稅務政策

  • 遵循各營運據點稅務法令。
  • 財務報告及稅務資訊揭露符合法令要求。
  • 關係企業交易遵循OECD移轉訂價原則及BEPS相關規範。
  • 使用合法透明之租稅獎勵政策。
  • 不以避稅為目的使用避稅天堂或進行租稅規劃。
  • 與稅務機關建立互信、透明及良好溝通關係。
  • 稅務人員透過內外部訓練及研討會持續進修,強化稅務治理職能。
  • 審慎評估營運環境,運用管理機制進行稅務風險分析。


>>稅務管控


本公司委任各營運據點外部稅務查證單位協助按時申報當地稅務,並定期檢視集團整體稅務政策,確保營運活動符合各地區稅務法令要求。



>>稅務治理


榮昌科技由總管理處營運副總負責稅務管理最終責任,日常稅務行政由會計經理執行,並由專業稅務人員協助履行稅務義務。同時,透過外部稅務諮詢機構強化專業知識。
董事會委託審計委員會監督會計、稽核、財務報導流程及財務控制之品質與誠信,定期審查會計政策、內部控制、法律遵循(含稅務遵循)及風險管理等重大事項。



>>國別稅務資訊


項目 2024
稅務管轄區 台灣
居住者實體名稱
(營業據點)
榮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233-2號8F)
組織主要活動 無線通訊整合次系統、高頻連接線、戶外天線次系統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客戶完整的電子零件整合設計與製造服務
員工人數 100 人
第三方銷售之收入 新台幣 885,986,158 元
其他稅務管轄區的
集團內部交易收入
新台幣 51,737,425 元
現金及約當現金以外
的有形資產
新台幣 527,739,390 元
稅前收益/損失 新台幣 104,885,835 元
以現金支付的
企業所得稅
新台幣 13,542,111元

註1:組織經查核的合併財務報表或公開財務資訊所涵蓋之實體,符合稅務居住者之國家或具備類似於國家自主徵稅權之地區。
註2:截至各年度結束日之在職員工人數(同當年度報告書揭露之員工總人數)。
註3:如果稅前損益採用法定稅率,說明造成應計企業所得稅收益/損失與應付稅款差異的原因。
註4:收入主係為營業內收入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收入包含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兌換利益。
註5:有形資產包含存貨、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使用權資產及長期投資。
註6:第三方銷售之收入以台灣地區(稅務管轄區)非關係人銷售收入計算,即營收公告之 GTT 與子公司無關之收入。
註7:其他稅務管轄區的集團內部交易收入以非台灣地區關係人銷售收入計算,即子公司 DGG+GTT USA+越南地區(未來)之收入。



3.6 創新研發



重大主題 創新研發 對公司的意義及影響 產品創新研發不僅需滿足客戶需求,材料選用亦須符合國際環保標準,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消耗,減少對環境衝擊,從而提升產品競爭力。
政策/承諾 強化研發專利佈局,簡化生產設計,減少能資源耗用。
短期目標
  • 預計驗證PCR回收塑料,至少一個產品設計完成並導入小量生產。
  • 研發四合一天線,整合LTE / GPS / WiFI / BT功能。
  • 新產品整合熱管及散熱片,提高散熱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 新產品導入無塑包裝設計,增加包裝材料可回收性。。
中長期目標
  • 設計高效節能產品降低產品能耗。
  • 延長產品壽命降低廢棄物總量。
  • 零件減量降低物料使用量。
  • 提高可回收物料比率,減少碳排及資源浪費。
  • 產品易拆解提高廢棄產品回收率。
投入的資源與
實際行動
  • 為符合公司未來研發計畫,2022-2024年投入設備成本約NT$29,580千元。
  • (1) 天線量測及衛星訊號模擬設備約$22,728千元。
  • (2) 環測及製程設備約$6,852千元。
年度績效成果 2024年四項短期目標已全數達標。
評估機制
  • 以例會方式進行研發專案追蹤目標達成有效性。
  • 即時回饋需求與技術性的支援,取得客戶的認同與專案的機會,開發國際大廠市場。
  • 年度專利檢視評估研發績效。
負責單位 研發工程處。


技術及研發概況

榮昌科技未來研發方向聚焦於5G、6G、Wifi 6E、Wifi 7等新興通訊技術之工業應用戶外次系統開發,並深化與國內外大廠之設計合作。
研發設備方面,除現有4G LTE及5G測試設備,計劃增購Wifi 7 Performance測試設備,並配合Wifi 7 AFC GPS定位需求,已添置GNSS衛星訊號模擬器及相關設施。預計投入約當營收3.0%~5.0%之經費,強化研發的實力。



>>本公司未來研發計畫


類別 項目
高頻連接線
  • 車聯網路側設備與車機專用射頻訊號線束
  • 戶外5G微型基站之高頻傳輸線
  • 各式應用之物聯網感測器傳輸線材組
無線通訊
整合次系統
  • WiFi6/6E/7企業等級路由器次系統與散熱模組
  • 戶外等級物聯網雷擊防護之次系統
  • 無人機天線與散熱機構次系統
  • 5G企業私網與SD-WAN天線模組與次系統
  • 5G-FR1/FR2次系統與散熱模組
設計服務咨詢
  • 因應客戶需求之產品設計、開發、驗證與生產優化服務、備援供應鍊服務


智慧財產管理(含相關教育訓練)

榮昌科技專利以台灣及美國為主,目前累計取得國內外專利79件,未來將聚焦於新興通訊技術之工業應用戶外次系統開發。為拓展美國市場,2024年已申請並通過美國商標認證。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綠色產品

從設計、驗證、生產、回收四個階段,不同時期採用不同的因應措施。



>>綠色產品應用措施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產品責任

榮昌科技產品材料均符合RoHS及REACH規範,且不使用衝突礦產,所使用之原物料於出貨前皆會進行產品品質、安全性之檢驗,以確保品牌、客戶要求以及銷售區域之法律規範。產品依客戶需求及銷售地區,符合各國電氣安規要求,並透過第三方實驗室取得認證。產品明確標示規格及認證標章,目前已通過之認證包括:美國 FCC、英國 UKCA、歐盟 CE 與 WEEE、墨西哥 NOM,以及歐亞地區的 EAC 認證。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在工廠生產管理方面,榮昌科技遵循 UL 與 IPC 等國際規範,並取得相關生產管理認證。於 2024 年度完成並通過 UL 工廠實地檢驗,以確保生產流程與品質持續符合法規及客戶要求。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本公司廠內設有櫃型X光機,並持有由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發的可發生游離輻射設備登記證明,每五年需實施輻射安全測試。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3.7 客戶服務

榮昌科技重視客戶意見,除業務主動拜訪客戶外,官網設有利害關係人專區,提供提問、申訴及建議管道,並秉持誠信原則妥善處理與回饋,保障客戶權益。
公司設有業務專案團隊,依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建立客戶溝通、訂單處理、技術支援、客訴處理及售後服務流程,提升專業服務品質,贏得客戶信任與長期獲利。品保單位負責受理客戶申訴,協助業務單位維護客戶權益。
榮昌科技高度關注產品用戶健康與安全,產品設計開發階段符合RoHS、REACH及安規檢驗等法規要求,出貨前依客戶規格進行檢驗。2024年度無違反產品標示與健康安全法規之客戶抱怨或申訴事件。
為客觀蒐集客戶意見,每年透過問卷進行客戶滿意度調查,2022~2024年滿意度均超越目標。調查結果分析後傳達相關部門及高階主管,針對重大意見以電話或親訪回覆改善對策,持續提升產品與服務品質。2024年整體客戶滿意度達95.27%。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客戶隱私保護:

本公司視客戶資料為機密資訊,除合約保密要求外,相關同仁須簽署保密協議,確保客戶隱私權受妥善保護。2024年度無違反客戶隱私權或個人資料外洩事件,客戶權益未受損。



3.8 供應鏈管理

榮昌科技已取得AEO(安全認證優質企業)及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雙重認證,秉持與供應商共同成長願景,建立公平透明的採購制度與完善的供應鏈管理機制。公司訂定「供應商管理程序書」及「採購作業程序書」規範雙方往來,並與供應商簽署廉潔承諾宣告及符合RoHS、REACH及無衝突礦產宣告書,確保產品符合國際環保標準。榮昌科技對於供應鏈定期進行考核,以確保可以符合環境及職業安全衛生的守規性。另外經過調查,在近三年的合作供應商皆無對環境及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供應商評鑑與管理機制

榮昌科技依ISO 9001及AEO標準要求,透過「供應商管理程序書」實施多面向供應商管理:

  • 新供應商評鑑:依「新供應廠商評鑑表」對重要物料供應商進行初步評鑑,符合ISO認證、廠稽核合格或產品驗證合格等條件之一者列為合格廠商。
  • 供應商定期考核:遵循ISO 9001品質管理精神,每半年一次由跨部門評鑑小組進行,考核項目包括品質(50%)、交貨期準確度(30%)及配合度(20%),評估標準明確量化。
  • 供應商分級管理:依考核結果將供應商分為A至E五級,並制定相應的合作策略。2024年上半年A級供應商達127家(96.9%),較2023年同期的93.9%提升3.8個百分點。
  • 高風險供應商輔導機制:對D級供應商召開品質會議擬定改善方案,派員協助稽核改善。無改善者則啟動替代供應商導入及退場機制,確保供應鏈品質穩定。


供應鏈認證審核成效



ESG 治理實務- Grand-Tek


  • ISO供應商稽核:依ISO 9001標準要求,2024年上半年完成130家次供應商稽核,高風險供應商(C級以下) 從2023年上半年的4家(E級2家、C級2家)減少至2024年上半年的2家(僅C級),管理成效顯著。
  • AEO商業夥伴審核:依AEO認證標準,2024年有4家供應商達70分以上優良標準,與2023年持平,全部供應商均維持60分以上,符合國際供應鏈安全標準。

2024年新增合格供應商130家,均已通過初步評鑑,符合品質、交期及配合度要求。



Html模租化設定-servicesbox頁面引入